星寒冬月落银妆
胧目窗外一片色
十一月
通常称:辜月、冬月、仲冬、中冬、畅月、葭月、龙潜月。
辜(gū)月:十一月叫辜月,有吐故纳新的意思,正像古人所曰:十一月阴生,欲革故取新也。
冬月:冬月葭草吐绿头,又称葭月。
葭(jiā)月: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,因为冬月里的葭草才会吐出绿头,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。
仲冬:冬季的第二个月,对应农历十一月。因其处冬季之中,故称。
《尚书·尧典》:日短星昴,以正仲冬。
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《月令》:仲冬命阉尹审门闾,谨房室。
宋叶梦得《怀西山》诗:仲冬景气肃,碧草犹萋萋。
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:此时是仲冬将近,叶落草枯,星光下看得出路径。
清韩程愈《睢阳袁氏(袁可立)世系谱序》:至于谱中宗祖眉列,云祁诱则,鸿文具在,余小子又何赘焉。顺治辛丑仲冬鄢陵后学韩程愈顿首书。
左河水节气诗《大雪》:丛山凋敝黯无华,一眼寒光晃树杈。白雪欲求吟咏句,穿枝掠院演梅花。
杜甫节气诗《小至》: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管动飞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
左河水节气诗《冬至》:西北风袭百草衰,几番寒起一阳来。白天最是时光短,却见金梅竞艳开。
宋无名氏《鹧鸪天月管循环届仲冬》:月管循环届仲冬。蓂生十叶气葱葱。梅花香里开华宴,柏酒樽前拜寿翁。
中冬:指冬季的第二个月,出自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。
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:中冬,教大阅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日短,星昴,以正中冬。其民燠,鸟兽氄毛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:﹝永光三年﹞冬十一月,诏曰:乃者己丑地动,中冬雨水,大雾,盗贼并起。颜师古注:中,读曰仲。宋李纲《与吕安圭提刑书》:吴元中无疾,一夕而逝。先是妙应师预言,其不能过中冬。
畅月:意思指农历十一月。
《礼记·月令》:﹝仲冬之月﹞地气沮泄,是谓发天地之房,诸蛰必死,民必疫疾,又随以丧,命之曰畅月。
郑玄注:畅,犹充也。
孔颖达疏: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,当使万物充实,不发动故也。
陈澔集说:旧说:畅,充也。言所以不可发泄者,以此月万物皆充实於内故也。
龙潜月:古代十一月份的别名。
《礼记﹒月令》:仲冬之月,命之曰畅月。郑玄的注解为畅,犹充也。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。孔颖达还注解为: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,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。而孙希旦的集解是,畅,达也。时当闭藏而畅达之,故命之曰畅月,言其逆天时也。冬季之中,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,此外还有幸月、葭月、龙潜月之说,无可考。